05月19日创建
抽动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,一旦发生,患者会出现很多症状,若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,对于有抽动症患儿的家庭来说,父母会承担更大压力,家长们一定要注意,除了积极送医并配合孩子治疗外,在日常中也有一些细节需要父母更多注意。
那么家长具体要注意哪些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润之杰育儿专家是怎么说的吧。
1.疏导孩子。对于孩子,他们最痛苦的并非疾病本身,而是由于小伙伴们以及老师们的异样眼光,会觉得自己是个“怪人”,所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,只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与大脑的对话间出现了小小的“故障”。
2.家长减少焦虑。对于父母,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丝毫不亚于孩子。疾病的预后如何,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,这都是让家长万分焦虑的。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会说“又开始抽了”,或者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一脸愁容,往往这样会使孩子更焦虑,抽动更频繁。因此,家长们除了积极就医,最需要的就是接受自己的孩子的症状,并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“与众不同”并不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,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。
3.老师学校的协助。另外,孩子们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,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很重要。老师们需要尽可能淡化患儿与其他人的不同,同时营造孩子不因疾病而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归属感。主动与患儿多接触,帮助其由于疾病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不便。
抽动症患儿因为表现出控制不住的症状而受到同伴的嘲笑、讥讽,产生自卑心理。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、老师批评、同学嘲笑,会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伤害、产生自卑感、社会退缩、行为不成熟,社交障碍,学习困难、肌肉畸形或僵化、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,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。
也受父母过于担心着急情绪的影响,把自己的病看得过于严重,形成心理阴影。
所以对抽动症患儿家长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。目前针对抽动症的治疗有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。研究发现约10—25%的患儿对药物治疗不理想,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等,这时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。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脑电生物反馈训练、感觉统合训练、父母培训以及执行能力培训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人建立稳定的行为习惯至少需要6个月,因此,在非药物治疗时需要坚持一段时间而且家长的作用也很关键,家长要从与孩子一起相处做起,通过多种方法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。若您还有不清楚的可添加dnswfk咨询得到更多的帮助,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成长。
发布于:05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