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抽动障碍容易误诊漏诊?

05月19日创建

  

  小儿抽动症障碍作为孩子的高发疾病之一,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,抽动障碍不但危害孩子的生活和学习,还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,且有研究表明,抽动症障碍往往会并发很多共患疾病,比如学习困难、品行障碍、抑郁症等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。

为什么抽动障碍容易误诊漏诊?

  在抽动障碍临床治疗方面,我国公众的认知水平还很低,部分患儿发病后家长带其到处乱治,甚至碰到一些庸医,导致很多患儿误诊漏诊,而有些长期用药却不见效,给患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
  为什么抽动障碍容易误诊漏诊呢?

  1、医生对此病不熟悉,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。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、气管炎;将眨眼、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;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。

  2、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,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,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。

  3、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。很少因为不停眨眼、耸肩而就诊者,多认为是不良习惯。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,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,家长多不配合回答,多被告之“没事,就有点小毛病”。医生告诉家长后,家长多不信任,而反对就诊,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。

  4、某些医生认为抽动-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,但实际上只有1/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抽动症治疗不及时,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:因为频繁的怪动作会让孩子被身边人取笑,影响孩子的自信心;大部分延续到青春期以后,症状会越来越厉害,比如将来面试找工作,可能会不自主的做鬼脸,直接影响面试成绩。

  所以对于抽动症障碍儿童来说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,那你知道孩子患有抽动症要怎样干预给予帮助呢?目前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,包含药物和非药物治疗。在药物治疗上因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;非药物治疗包括行为治疗、脑电生物反馈治疗、家长培训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人建立稳定的行为习惯至少需要6个月,因此,在非药物治疗时需要坚持一段时间而且家长的作用也很关键,家长要从与孩子一起相处做起,通过多种方法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。

  以上是关于“为什么抽动障碍容易误诊漏诊?”的简单介绍,您也可以关注本站其他内容或添加dnswfk咨询得到更多的帮助,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成长。


发布于:05月19日